古晋市中心,有棵老木棉树,没有人能具体地说出它的年龄,只是在许多老街坊的童年书写中,绝对占有一定的篇幅。这一次,就以老木棉树为起点,花上半天的时间,拼凑古晋的80年代。
小时候,爸妈的办公室就在独立广场对面的星级酒店,很多年以来,负责看顾我的大舅喜欢带我到这片大草坪上游戏,顺道接爸妈下班。除了能玩捉迷藏的老木棉树,大草坪的其中一边建有喷水池、纪念碑、石椅等等。在那个年代,这大片的绿色草坪叫做“中央广场”,1963年,更是成就了两场历史盛事:英国女皇华诞大集会以及砂、沙两地参组马来西亚的独立大会。
独立广场见证历史
从泛黄的档案照片,布洛克时代开始,此处先后被开辟成古晋游乐园、运动场等等。拉惹温纳时期,警察总部就设在对街,老长辈口述回忆,经常有部队在场上操练,因此也被称为“马达操场”。后来警察总部搬走,当时的古晋市议会办公室迁入临近的一幢建筑物,这儿也跟着换了名字,称为”市议会广场”。
上个世纪50年代,广场渐渐被开发成我熟悉的面貌。记得小时候,只要周末、假日,不论亲子出游、情侣谈心或者有朋自远方来,全都齐聚在这儿。印象中,傍晚时分,就能见到打扮入时的中性人在这儿活动,偶尔还会哼两曲。
一直以来,这片大草坪是许多官方活动的举办地点,包括独日庆典。2003年,官方正式定名为“独立广场”,沿用至今。尽管不同称谓,有不同年代的记忆,倒是其中有一个至今大家依然津津乐道,叫做“七丛松”。当年,广场四周栽有七株榕树,因为附近民众多是福建或潮州籍贯,因方言关系“七丛榕”成了“七丛松”。
环绕四周,曾经有守护广场的百年老建筑,随着历史的更迭,虽然无法原汁原味的保留,通过老街坊的口,还是可以寻回蛛丝马迹。
彰显身份的欧罗拉酒店
老木棉树的正对面,耸立着气派非凡的同名星级大酒店,前身是新加坡籍商人投资建立的欧罗拉大酒店,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,能有如此豪华饭店,确实罕见,进出酒店也自然成了身份的象征。因为拉惹时代养成的西式休闲风,酒店内的餐厅、舞池,成了纨缛子弟与社交名媛流连忘返的地方,一般市井小民,只能在玻璃窗外窥内自足了。
外国使节、贵客到访,或是艺人登台做秀,几乎都下榻于此,接待过的明星贵客包括邓丽君、柯俊雄、汤兰花、冯宝宝等人,当年的追星族应该也曾在这儿守候心中的美丽遐想。
20世纪末,酒店业开始在坡上蓬勃,显赫一时的欧罗拉大酒店风华渐退,经过几次的产权更替,在90年代拆除重建成今天的时尚大厦。 唯一不变的是隔着马路两两相望的老木棉树,季节到了,依然如期的开花,让古晋也见棉絮如雪花般飘落。
砂拉越博物院,典藏历史的剪影
跟酒店相比邻的,是曾经被誉为东南亚馆藏最丰富多元的砂拉越博物院,范围之内除了本馆外,还有小型水族馆、植物公园,之后还增设对街的分馆,以及近年的彩蝶馆、艺术展览馆。
本馆于1891年起开放参观,这座取材自诺曼底豪宅的三层楼高白色建筑,馆内收集了婆罗洲的人类学资料以及大量出土文物,包括数万年前尼亚洞穴所掘出的遗骸。另外也展出各族群的手工技艺和各类自然标本,慕名而至的访客络绎不绝,哪怕只是坐在馆外的青青草地,数云朵、闻草香,也绝对是件惬意的事。
开放时间:周一至四 9.30am~5.30pm;周六及日 9.30am~6.00pm;免费入馆,逢周五休馆
本馆与公园之间,设有一座小型水族馆,小时候,每个周末假日都期待到这儿跟鳄鱼先生打招呼,然后到附近的人像小石丘前,央求长辈说那“撒谎后雷劈成石”的故事,尽管长大后发现那只是个哄小孩的传说,在当时,却也百听不厌。
这座小山坡的部分范围,尤其公园地段,曾经是华族先辈的墓地,后来因为英雄纪念碑的建设工程,才有计划地进行迁移。大约中年古晋市民的记忆,逢周日,园内的表演亭,会有警察乐队的现场演奏,不远处还有个中式凉亭,贩卖冰品小点;小朋友就在附近玩滑梯、荡秋千、等跷跷板或者捉迷藏,举家出游时,一家人择己所好,其乐融融。
圣多玛大教堂,最原始的精神养分
说教堂,又必须回到拉惹时代,詹姆士布洛克接管砂拉越后,为了平乱,除了武力,也尝试以宗教方式来感化,于是求助于家乡圣公会。1848年,第一位被派前来的是具备医生专业的麦陀尔夫妇,之后也成为砂拉越的第一任大主教。他抵达后,在一名德国工匠的协助下兴建了圣多玛教堂,地点就在亚答街背后的小山丘, 作为砂拉越圣公会的布道中心, 与独立广场仅一街之隔。
在麦陀尔夫妇的坚持下,也办起学校,甚至为病人看诊,因此在坡上受到极大推崇,之后更把教堂旁边的路段以他为命名。但是,也有部分的老古晋,还是倾向于旧的称谓叫做“大学岭”。因为当时教会开办中学,已经算是坡上的最高学府,大家都认为是“大学”,而学校旁的斜坡道路,因此得名“大学岭”
如果有机会仔细地游走古晋,从老长辈对地方或路段的称呼,当地的历史发展脉络往往呼之欲出。廿多年以后,我重新回到童年的广场,在最近的距离,用跟长辈请安的心情,向老木棉树树问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