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弄白平衡 营造冷调画面 在一次尼泊尔的旅程中,我遇上了湛蓝的天空。构思拍摄时,我收纳了较大部分天空,打算让整体画面偏向于冷色调,于是采用钨丝灯(Tungsten Light)白平衡拍摄。 收纳树枝作为主题时,线条应尽量简洁,同时以背景的山峦作为衬托。150mm、f/11、1/125秒、ISO 100 为何画面会偏蓝? 在白平衡的原理中,当相机所设定的色温低于现场的色温时,现场光会携带蓝色进入画面,导致画面偏蓝。 在拍摄现场中,当时光线为强烈的日光,而我采用钨丝灯白平衡拍摄,由于钨丝灯的色温低于日光,因此导致整体画面偏蓝,只有太阳的部分保留了白色的光源。 收纳树木时,应选择形状较为有趣,枝叶松散的树木,以呈现更富趣味的剪影画面。28mm、f/16、1/250秒、ISO 200 怎样的风光画面才适合偏蓝? 首要的条件是在构图上必须确保画面简洁。在本次拍摄中,我选择以逆光的方式拍摄,让树木成为剪影。 采用小光圈拍摄,在遮挡阳光时可以稍作调整,让阳光露出一小部分。28mm、f/22、1/125秒、ISO 100 逆光时如何处理阳光? 当我们在直射光源下以逆光拍摄时,若将发光体(太阳)摄入画面,将产生强烈的眩光。为避免减轻画面中的眩光,我在构图时利用树枝遮挡太阳,同时采用小光圈,让阳光形成星状效果。 将树枝放置于阳光的位置,阻挡部分光线以减少眩光。 28mm、f/16、1/640秒、ISO 200
不平衡的白平衡 非主流冷调旅游摄影 新年的某一天,我乘船沿泰国湄南河疾行,来到建于1809年的曼谷黎明寺(Wat Arun),拍摄大热天气下的冷调画面。 如果问:黎明寺最优越的拍摄条件是? 我喜欢“线条”这个答案。 尤其当你采用广角镜头,靠近建筑物,并采用仰摄的方式。 它那夸张的线条会让你拍得爱不释手。 为了展现黎明寺神秘的一面,我决定以剪影的方式呈现。 营造剪影的首要条件是逆光, 这次,剪影并非作为景物的陪衬,而是主角。 采用广角镜头靠近雕像拍摄,营造夸张的线条。同时以雕像遮挡部分阳光,突显星状效果。必须注意的是,雕像和背景的高塔不应重叠。27mm、f/22、1/750秒、ISO 200 采用广角镜头仰摄,避开地面杂物。简洁的画面和强烈的线条是拍摄剪影的重要考量。27mm、f/22、1/1000秒、ISO 200 让摄影为大热天“降温” 相信你知道,采用日光(Daylight)白平衡在阴天拍摄,会让画面稍微偏蓝。 这是因为相机的白平衡设定比现场光线的色温低。 那如果以钨丝灯(Tungsten Light)的白平衡,在近傍晚时分拍摄呢? 画面就会大幅度偏蓝,为什么? 因为相机的白平衡设定大大低于现场光线的色温。 黄昏时分,太阳角度较低,可将之放置于两座建筑物之间,与高耸的建筑物相互衬托,形成V字形构图。27mm、f/22、1/750秒、ISO 200 如果不收纳太阳,也可利用建筑物的线条营造画面的趣味。两旁的建筑物包围画面,形成“U”字形的曲线,与下方建筑物尖锐的线条形成对比。35mm、f/11、1/500秒、ISO 200 有技术问题吗? 1. 采用小光圈f/16-22,即可突显太阳的星状效果。 2. 善用包围式曝光,分别拍摄曝光不足2-3档的效果。 3. 若眩光过多可将滤镜拆下 拍摄资料: 相机:Nikon D300s 镜头:Tamron 18-270mm f/3.5-6.3 V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