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签: 猫城
【慢调私旅】有个节日叫做古晋节

每年8月份,馋嘴如我的猫城人,体内的嗜吃因子就开始不安分起来。配合古晋城市日庆典系列之一的美食节在万众期待下拉开帷幕;将近30个年头,许多人的童年记忆有着这一段、或者恋爱故事中曾有这一个场景。 1988年是个关键年,古晋升格成为马来西亚第四个城市,此等大事让全民同欢。自此,每年8月1日为古晋的城市日,整个月份也因为接连的活动而欢腾起来。除了官办之外,市内的社团组织也自发策划参与其中;由静态到动感,包括商展、宠物秀、健身操、大汇演、城市游行、才艺比拼到运动竞技,让人忍不住想放个大假狂欢一番。 若要问起其中最受瞩目的非美食节莫属;尽管那并不是古晋市庆典的唯一活动,设想时光回转三十年,如此规模的美食嘉年华,为古晋当年相对简单的小日子平添惊喜和期待,于是大家呼朋引伴、扶老携幼共襄盛举,就这样年复一年,深深锁住猫城人的心。到了今天美食展俨然成了古晋节的代名词,它仿佛是代代相传的必须,当年爸爸妈妈牵着小手凑热闹去的小朋友,长大成家后也牵着自家的孩子走一回在岁月里伫足的场景。 美食展的地点在浮罗安民众会堂周边范围,与古晋南市市政厅毗邻,参展的档口从最早数十到今日数百;近几年摊位的覆盖范围更是逐年扩大,尤其它也成了少数有意进军餐饮业的朋友探拓市场反应的所在。 会场分成几个主要区块,即美食区、商展区和游乐区;从南市停车场、穿越公园、经过水上舞台,就直接进入美食区;档口沿会场两边排开,中央是露天用餐区。各家除了门面设计颇具巧思,甚至还使出浑身解数,或叫卖或伴舞,只为增添人气、招徕客人。从国际风到地方味,从特色小吃到籍贯美食,完全征服民众的眼光和味蕾,肚容量小的朋友恐怕得逛上几趟才能尝遍所有,其中好些档口平时还不做生意,只能在这年度美食展中一饱口福。 吃饱喝足之余,不妨到商展逛逛,或者回到水上舞台、找个视野佳的位置看场演出;再不然也可以选择去公园散散步、谈谈心,顺道在为古晋节而设计的庭园造景来个美拍,然后上传社交圈,一晚上悠哉悠哉就过去了。 如果你也想要有一段非常古晋的旅迹,记得八月份过来,我等你!

继续阅读
【慢调私旅】老板,Kolo面一碗放红!

Kolo 面,旅人说是猫城的落地签证,不吃一碗不算来过;游子说是乡愁的解药,哪怕闻香也能药到病除。如果你问我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,就是犯瘾的时候浑身乏力、脑袋当机,情绪陷入极度焦虑状态;接着只要一句 ”老板,Kolo面一碗放红!“,就像是解咒语一般立马还魂。 这类面食更准确也容易理解叫法是“干捞面”,只是在阿公阿嬷的年代识字不多,且面档也少有招牌,口耳相传久了“哥罗面”也就被定名了。古早味的干捞面,只是面条配上叉烧、青菜,多年下来经过不同师傅的改良,到今天堪称是饮食界的百变女郎,从形状、颜色、配料到口感,任意搭配始终没有违和感。 首先面条有机器制的直、卷、宽以及手工面共四种,口感如何还关乎原料成分的比例以及烫面的时间拿捏。颜色分为红白绿,即传统原味的白面,添加叉烧油的红面或者带蔬菜绿的菠菜面。至于吃法,则依个人喜好可干或汤, 加上基本配料如叉烧、肉碎等;想要尝试不同口味还可以拌上黑醋或辣酱。 当然,以上所说还不包括个别师傅创意研发的其他搭配,比如:鱼丸、肉丸、鸡丝、海鲜、猪杂等等。如果你的算术还不错的话倒是帮我数数看,以上的原料交叉配搭会有几个不同的组合呢? 从老长辈口中零星拼凑干捞面的源头:一说是来自广东家庭,百年以前自中国南来,也带来了家乡味:自家手工擀制的面条,用滚烫热水捞过,再加猪油拌搅、摆上几片叉烧,一解舌尖上的思乡情。还有一说是源于客家风味小吃”腌面“,干拌后加入肉碎、葱花;之前在旅游深圳时曾经一尝,口感有八成相似。至于这两道私房美食,如何在千里之外合二为一,大概就是入乡随俗的最佳佐证了。 古晋干捞面档的数量不亚于台湾的珍珠奶茶铺,几乎是三步一家、五步一店。从最早的一碗5分钱不到,现在最顶级的一碗要价RM12,这一道猫城独有的地方味,始终是古晋老乡的心头好。  

继续阅读
【慢调私旅】约了老布喝下午茶

不曾见过老布,我猜他应该是个睿智、健谈的老人家。约了他见面喝下午茶,在暑气渐浓的四月天,地点就在古晋旧法庭,他当年办公的地方。多年下来,这地方几次易主,今天变身成为复合式咖啡馆。 阳光引路穿过古意尚存的回廊,礼貌地向一旁迎宾的铁铸猫打声招呼;另一端,老布早已静候多时。话匣子一开,原籍英国的老布从他当年登陆古晋小村的故事,到落地生根、从此过着吾城他乡的旅居生活,我深深感受猫城不哗众取宠却让人欲罢不能的魅力。 尽管是上班日的午后,依然不乏客人到此消磨午后的悠闲,一解咖啡瘾或逗弄懒摊在角落、回廊的猫咪们。这里算是古晋第一个以文创的概念出发的休闲小区,经营者来自槟城,复制当地的模式为古晋老街注入年轻、时尚的元素。 充分利用建筑本身的弹性格局,呈“回”字形的设计,内圈还有个中庭花园,两旁环绕挑高的门户和空间,自然采光之外,也通风凉爽。 除了餐饮、业主也不定时规划艺文活动或课程,广邀不同性质的单位或个人前来交流。听老布说,他喜欢在周末假日到这里闲逛,看看年轻的孩子练习花式滑板,也爱到不定时举办的地方手创人市集寻宝。边走老布也细数当年,从一开始作为官方单位办公室,到后来的州议会、法庭,老布说这地方像是猫城的保姆,守护着当年的小猫咪慢慢长大。 绕过绿荫往河边方向去,对街最靠近的是座四方堡,老布指向更远的山坡上说还有一座,两处互为姐妹堡,对坡民尽防御外敌之责。许多年后的今天,四方堡成了西餐厅,而对岸的玛格烈堡则变装成为布洛克资料馆。此时的老布眼神随着渡河舢舨晃晃悠悠到了对岸的州元首官邸Astana,依稀看见年轻的自己拎着公事包,从河另一端的寓所摆渡而来,开始为小城的日常运作费心思。老布嘴里喃喃说着敻远的故事,仿佛岁月翻页的不过是几天前而已。 对了,如果跟古晋人提起老布,可能没多少人认识,得说他的官用名字,叫做拉惹 . 查尔斯 . 布洛克(Charles Brooke)

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