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篇,我们以公共交通工具,从占美清真寺开始往北、探索鹅唛河(Sungai Gombak)的源头。接着,我们驱车沿着68号公路继续北探河源。 沿着68号公路北上,从文良港(Setapak)开始,往北行驶约1.5公里后可往左转入Jalan Kampung Bandar Dalam,此处为Kampung Padang Balang。而附近则有一间马来小学,我们到访时恰好遇见学生下课,显得颇为热闹。 沿着68号公路继续北上行驶约4公里后,一座河上清真寺(Masjid Al-Shariff),就在眼前。 接着回到欣邦迪加(Kampung Simpang Tiga)的黑风洞路(Jalan Batu Caves),也有一个不能错过的地标——水晶山(Bukit Tabur)。 继续沿68号公路北上,经过高架公路(28号公路)后,抵达一座紧靠越鹅唛河的马来甘榜双溪琴清(Kampung Sungai Chinchin)。在此甘榜可一览水晶山以及河上清真寺并置的美景。
《旅游玩家》杂志曾走访与报导了一系列马来半岛的新村,尝试规划结合旅游与人文探索的路线,以全方位的概念走进马来西亚的新村。此次以大山脚一带的新村开始,将5个新村连接成探索与玩转的路线。 双溪里武 Sungai Lembu 双溪里武位于大山脚的东北部,是槟城最小的新村,又称为“牛河村”。由于村内居民主要以客家话沟通,宛如一座小客家村。其中值得一游自然是天主教圣山,这是一座已废弃的天主教堂,只剩下残破的建筑,显得十分沧桑。 武拉必 Berapit 武拉必新村位于大山脚的西北部,早期因盛产榴莲而命名为“Durian Kang”,后期才改为 “Kampung Berapit”。每年农历七月的盂兰盛会,大士爷回銮最重要的灵魂——高约10公尺的纸扎大士爷,就是由武拉必新村的一位老匠人黄财旺制作。 马章武莫 Machang Bubok 马章武莫位于大山脚的南部,是“马章舞墨新村节”的发源地。马章武莫新村的村口有一间大伯公庙,每年农历七月都会上演潮州大戏。而在居林大路旁,则有一座天后庙,当地人称为“海东妈”,最早建于1932年,全庙的建筑都是红色,让人印象深刻。 峇冬丁宜Permatang Tinggi 峇冬丁宜新村位于大山脚以南约14公里,村内历史最悠久的古迹是建于1928年的峇冬丁宜圣母圣名堂(Church of the Holy Name of Mary)。在峇冬丁宜新村以北,则有一座太子殿,设计独特,十分值得造访。 武吉淡汶Bukit Tambun 武吉淡汶距离大山脚以南约15公里。在大街上行走时,就会看见被漆成五颜六色的五脚基,仿如是一整排的彩色屋,有着李小龙、周润发名人的壁画,有的五脚基则以装置艺术配合壁画呈现。同时,此处也是“淡汶饼”最早的故乡。